[pi]
部首 罒部(罒部)
笔画 14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罒部(罒部),总笔画14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7F74
仓颉 WLGIF
郑码 LKZU
四角号码 60333
电码 5013
区位码 7828
姓名学
五笔 LFCO
注音 ㄆ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2522112154444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罴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熊罴、罴貅、赤罴、罴虎、黄罴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棕熊,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

    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2. 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详细解释

名词

(1) 棕熊 ,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

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2) 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英语翻译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 潮州话:pi5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名)即棕熊;哺乳动物;肩部隆起;毛一般棕褐色。掌和肉可以吃;胆可入药;皮可做褥子。也叫马熊或人熊。

现代汉语词典

罴pí
(名)即棕熊;哺乳动物;肩部隆起;毛一般棕褐色。掌和肉可以吃;胆可入药;皮可做褥子。也叫马熊或人熊。

康熙字典

羆【未集中】【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𥀦𥀍𥀧《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陂。《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猛多力,能拔樹木。《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詩·小雅》維熊維羆。

人名。《書·舜典》讓于朱虎熊羆。《註》四臣名。

《韻補》叶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叶上綺字下纚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羆【卷十】【熊部】

如熊,黃白文。从熊,罷省聲。𥀍,古文从皮。彼爲切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羆)如熊。黃白文。見釋獸。从熊。罷省聲。以一能當二能也。彼爲切。古音在十七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