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纩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4
统一码
7E8A
仓颉
VFITC
郑码
ZTG
四角号码
20986
电码
496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YAW
注音
ㄎㄨㄤ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纊
kuàng
见“纩”。
笔画数:20;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41312212512134
kuàng
见“纩”。
笔画数:20;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41312212512134
英语翻译
cotton;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kwo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ong3 [客英字典] kwong3 kwong5 [海陆丰腔] kong3 [梅县腔] kwo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ong3 [客英字典] kwong3 kwong5 [海陆丰腔] kong3 [梅县腔] kwo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十二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曠 | 苦謗 | 溪 | 唐合 | 去聲 | 漾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khuangh/quanq | kʰuɑŋ |
百度释义
-
见“纩”。
康熙字典
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纊【卷十三】【糸部】
絮也。从糸廣聲。《春秋傳》曰:“皆如挾纊。”絖,纊或从光。苦謗切
说文解字注
(纊)絮也。玉藻。纊爲繭。注曰。纊、今之新緜也。按鄭釋纊爲新緜者、以别於縕之爲新緜及舊絮也。許則謂纊爲絲絮。不分新故。謂縕爲麻紼。與鄭絕異。从糸。廣聲。苦謗切。十部。春秋傳曰。皆如挾纊。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