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 [jin]
部首 --
笔画 14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DCA
仓颉 SEVIF
郑码 HXZ
四角号码 77903
电码 486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HNI
注音 ㄐㄧㄣ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jǐn
见“紧”。

笔画数:14;
部首:糸;
笔顺编号:12512554554234

英语翻译

tense, tight, taut; firm, sec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3 [宝安腔] gin3 [海陆丰腔] gin3 [东莞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陆丰腔] gin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kjinx/kiinkĭĕn

百度释义

见“紧”。

康熙字典

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正韻》𠀤居忍切,音謹。《說文》纏絲急也。《博雅》糾也。《玉篇》紉也。《唐書·百官志》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集韻》頸忍切,音胗。義同。○按《說文》在臤部,今倂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緊【卷三】【臤部】

纏絲急也。从臤,从絲省。糾忍切

说文解字注

(緊)纏絲急也。緊急雙聲。此字別作䋗。玉篇引成公四年鄭伯䋌卒。古千古兩二切。?左作堅、公作臤、榖作賢。則別本作䋗、切古千必矣。臣聲與臤聲一也。而顧書譌作䋌。釋名云。絹、䋌也。其絲䋌厚而疏也。是其譌久矣。集韵養韵作䋌、舉兩切。先韵作䋗、緊也。䌑堅同。經天切。是宋時故有䋗字。特丁度等不能用正䋌之譌。又不知卽是緊字耳。春秋鄭伯䋗。釋文不載。考經字者所當知。从臤。絲省。糾忍切。十二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