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绢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7D79
仓颉
VFRB
郑码
ZJQ
四角号码
26927
电码
4831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KEG
注音
ㄐㄩ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絹
juàn
见“绢”。
笔画数:13;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2512511
juàn
见“绢”。
笔画数:13;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2512511
英语翻译
kind of thick stiff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3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沙头角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gen5 [陆丰腔] kian3 [客英字典] gen3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3 gien5 [梅县腔] gian5 [东莞腔] ge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3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沙头角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gen5 [陆丰腔] kian3 [客英字典] gen3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3 gien5 [梅县腔] gian5 [东莞腔] gen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絹 | 吉掾 | 見 | 仙A合 | 去聲 | 霰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kĭwɛn | kjyenh/kvenn |
百度释义
-
见“绢”。
康熙字典
絹【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說文》繒如麥䅌。《博雅》䋷
鮮支縠絹也。《釋名》絹,䋌也,其絲䋌厚而疏也。《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罥,或作絹。《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
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射侯綱紐。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絹【卷十三】【糸部】
繒如麥䅌。从糸肙聲。吉掾切
说文解字注
(絹)繒如麥䅌色。色字今補。色譌也、而俗刪之耳。自絹至綟卄三篆皆言繒帛之色。而此色字先之。聲類溷縳絹爲一字。由不考其義之殊也。䅌者、麥莖也。繒色如麥莖靑色也。射雉賦曰。麥漸漸以擢芒。又曰。闚䦓?葉。四月時也。繒色似之曰絹。漢人叚爲?字。从糸。肙聲。吉掾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