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丝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7D72
仓颉
VFVIF
郑码
ZZVV
四角号码
22993
电码
482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XIY
注音
ㄙ,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絲
sī
见“丝”。
笔画数:12;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554234
sī
见“丝”。
笔画数:12;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554234
英语翻译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海陆丰腔] sii1 si1 [东莞腔] su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1 [客英字典] sii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e1 si1 xi1
◎ 潮州话:si1
◎ 客家话:[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海陆丰腔] sii1 si1 [东莞腔] su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1 [客英字典] sii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e1 si1 xi1
◎ 潮州话:s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思 | 息兹 | 心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si/sio | sĭə |
百度释义
-
见“丝”。
康熙字典
絲【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
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絲【卷十三】【絲部】
蠶所吐也。从二糸。凡絲之屬皆从絲。息茲切
说文解字注
(絲)蠶所吐也。吐者、寫也。从二糸。息茲切。一部。凡絲之屬皆从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