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
部首 --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7D5D
仓颉 VFKMS
郑码 ZGBZ
四角号码 24927
电码 481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DFN
注音 ㄎㄨ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见“绔”。

笔画数:12;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134115

英语翻译

trousers; breeches leggings; drawers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5 [客英字典] ku5 [海陆丰腔] ku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故去聲開口一等kʰukhoh/quh

百度释义

见“绔”。

康熙字典

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𠀤苦故切,音庫。《說文》脛衣也。《史記·趙世家》夫人置兒絝中。

《司馬相如傳》絝白虎。《註》絝,古袴字。《前漢·景十三王傳》短衣,大絝,長劒。《後漢·廉范傳》平生無襦,今五絝。《淮南子·原道訓》短綣不絝。《集韻》或作袴。

《玉篇》古文綯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絝【卷十三】【糸部】

脛衣也。从糸夸聲。苦故切

说文解字注

(絝)脛衣也。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㒳脛。古之所謂絝。亦謂之褰。亦謂之襗。見衣部。若今之滿當袴、則古謂之㡓。亦謂之幒。見巾部。此名之宜別者也。从糸。夸聲。苦故切。五部。按此字疑當同??作?。今皆作袴。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