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ǎn,shēn [san,shen]
部首 米部(米部)
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米部(米部),总笔画17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CDD
仓颉 FDIIH
郑码 UFOP
四角号码 9392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OCCE
注音 ㄙㄢˇ,ㄕㄣ,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sǎn ]

1。以米和羹。

2。米粒;飯粒。

3。散粒,碎粒。

4。散落;灑上。

5。雜,混和。

[ shēn ]

义未详。

英语翻译

scattered (grains of rice); m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m3 [宝安腔] sam3 [台湾四县腔] sam3 [梅县腔] sam3 [客英字典] sam3 [客语拼音字汇] sam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感上聲開口一等sɒmsomx/soom

百度释义

[ sǎn ]

1.以米和羹。

2.米粒;飯粒。

3.散粒,碎粒。

4.散落;灑上。

5.雜,混和。

[ shēn ]

义未详。

康熙字典

糝【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感切,音𢕕。《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𪏮也,相黏𪏮也。

《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𠀤同。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