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zhuàn [sun,zhuan]
部首 竹部(竹部)
笔画 18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竹部(竹部),总笔画18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7C28
仓颉 HRUC
郑码 MYEO
四角号码 88801
电码 468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TNNW
注音 ㄙㄨㄣˇ,ㄓㄨ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簨虡、簨业、簨簴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sǔn ]

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架子上的横梁。

[ zhuàn ]

竹器。

英语翻译

a beam for hanging bells or drum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2 seo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n3 [梅县腔] sun3 [台湾四县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思尹上聲合口三等synx/sviinsĭuĕn

百度释义

[ sǔn ]

1. 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架子上的横梁。

[ zhuàn ]

1. 竹器。

康熙字典

簨【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思尹切《集韻》《韻會》聳尹切《正韻》聳允切,𠀤音筍。《廣韻》簨虡。《釋名》所以懸鼓者。橫曰簨。簨,峻也,在上高峻也。縱曰虡。虡,舉也,在旁舉簨也。簨上之版曰業,刻爲牙,捷業如鋸齒也。《禮·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虡。《註》簨、虡,所以懸鐘磬。橫曰簨,飾之以鱗屬。植曰虡,飾之以臝屬、羽屬。

《集韻》雛綰切,音撰。竹器。《禮·喪大記》食于簨。徐邈讀。

《正韻》《考工記》作筍。亦作栒、𥯗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