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箪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7C1E
仓颉
HRRJ
郑码
MJKE
四角号码
88506
电码
4673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TKKF
注音
ㄉㄢ,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簞
dān
见“箪”。
笔画数:18;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251251251112
dān
见“箪”。
笔画数:18;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251251251112
英语翻译
small bamboo basket for hol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台湾四县腔] dan1 [客英字典] dan1 [梅县腔] dan1 [宝安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台湾四县腔] dan1 [客英字典] dan1 [梅县腔] dan1 [宝安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單 | 都寒 | 端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tan | tɑn |
百度释义
-
见“箪”。
康熙字典
簞【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音單。《說文》笥也。《漢律令》簞,小筐也。《篇海》竹葦器。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士冠禮》櫛實于簞。《論語》一簞食。《註》簞,笥也。《廣韻》簞、笥,小篋。
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或謂之瓢。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簞【卷五】【竹部】
笥也。从竹單聲。漢津令:簞,小筐也。《傳》曰:“簞食壺漿。”都寒切
说文解字注
(簞)笥也。論語孔注同。皇侃曰。以竹爲之。如箱篋之屬。左傳。夫差以一簞珠問趙孟。葢亦簞之小者也。从竹。單聲。都寒切。十四部。漢律令。簞、小匡也。匡俗作筐。匚部曰。匡、飯器、筥也。按筥者、?也。容五。漢律令之簞、謂匡之小者也。與經傳所云簞謂笥者異。葢匡簞皆可盛飯。而匡筥無葢。簞笥有葢。如今之箱盒。其制不同。故小匡爲別一義。傳曰。簞食壷槳。孟子及他儒家書皆有此言。故約之以傳曰也。此證前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