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部首 竹部(竹部)
笔画 11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竹部(竹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木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7B25
仓颉 HSMR
郑码 MYAJ
四角号码 88627
电码 4568
区位码 8351
姓名学
五笔 TNGK
注音 ㄙ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1431451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笥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笥椟、笥箧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竹,司声。本义: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2. 同本义

    笥,盛食器也。——《说文》

    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氏语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后汉书·酷吏传》

    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庄子·秋水》

  3. 又如:笥箧(竹制的匣子)

  4. 铠甲一类的防护物

    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汉书》

〈动〉

  1. 装;藏

    今夫考居室必以闳门丰屋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遒泽为甲。——唐·刘禹锡《论书》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司声。本义: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2) 同本义

笥,盛食器也。——《说文》

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氏语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后汉书·酷吏传》

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庄子·秋水》

(3) 又如:笥箧(竹制的匣子)

(4) 铠甲一类的防护物

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汉书》

动词

装;藏

今夫考居室必以闳门丰屋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遒泽为甲。——唐· 刘禹锡《论书》

英语翻译

a hamper, wicker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sii3 [客英字典] sii5 [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相吏去聲開口三等sĭəsih/sioh

百度释义

(名)〈书〉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现代汉语词典

笥sì
(名)〈书〉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康熙字典

笥【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相吏切,音伺。《說文》飯及衣之器也。《書·說命》惟衣裳在笥。《禮·曲禮》苞苴簞笥。《註》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大射儀》小射正奉,決拾以笥。《註》笥,萑葦器。

山名。《水經注》屈潭之左有玉笥山。

《集韻》新兹切,音思。想止切,音枲。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笥【卷五】【竹部】

飯及衣之器也。从竹司聲。相吏切

说文解字注

(笥)飯及衣之器也。禮記曲禮注曰。圓曰簞。方曰笥。禮經士冠禮注曰。隋方曰篋。許曰。簞、笥也。又匚部曰。匧、笥也。許渾言之。鄭別言之也。曲禮注曰。簞笥、盛飯食者。此飯器之證。禮記引兊命曰。惟衣裳在笥。此衣器之證。从竹。大射儀曰。小射正奉決拾以笥。注。笥、萑葦器。按此葢笥之小者也。大者以竹爲之。司聲。相吏切。一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