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n,kàn [kan]
部首 立部(立部)
笔画 20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立部(立部),总笔画20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5
统一码 7AF7
仓颉 YJHEE
郑码 SUMR
四角号码 0744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JTT
注音 ㄎㄢˇ,ㄎ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kǎn ]

1。边歌边舞。

2。一种乐器,即箜篌。

3。象声词,鼓声。

4。和谐悦耳的声音。

[ kàn ]

击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感上聲開口一等kʰɒmkhomx/qoom

百度释义

[ kǎn ]

1. 边歌边舞。

2. 一种乐器,即箜篌。

3. 象声词,鼓声。

4. 和谐悦耳的声音。

[ kàn ]

1. 击鼓。

康熙字典

竷【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苦紺切《集韻》苦濫切,𠀤音闞。擊鼓也。

《廣韻》《集韻》𠀤苦感切,音坎。舞曲名。《玉篇》和悅之響也。

《字彙補》樂器名。吳競樂府解題云:漢武帝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竷,以工人姓侯,故名坎侯。後語譌以坎爲空。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竷【卷五】【夊部】

繇也舞也。樂有章。从章从夅从夊。《詩》曰:“竷竷舞我。”苦感切

说文解字注

(竷)繇也舞也。繇當作䚻。䚻、徒歌也。上也字衍。謠舞者、謠且舞也。詩序曰。維淸、奏象舞也。武、奏大武也。禮記文王世子、明堂位、祭統皆云。管象、舞大武。象與大武皆謂周頌武篇。鄭注祭統云。吹管而舞武象之樂也。樂記說武以咏歎淫液、發揚蹈厲竝言。則舞兼歌矣。故其字从章从夊。从夊。从章。樂有章也。說从章之意。夅聲。巳上十字今更正。夅聲在九部。與八部合韵。苦感切。八部。詩曰。竷竷𡔷我。𡔷各本作舞。今依韵會訂。士部引墫墫舞我。則此當同詩作𡔷矣。今小雅伐木作坎坎。毛無傳。而陳風曰。坎坎、擊𡔷聲也。魏風傳曰。坎坎、伐木聲也。魯詩伐檀作欿欿。疑竷竷𡔷我容取三家。與毛異。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