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礮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6
统一码
792E
仓颉
MRSFK
郑码
GCOO
四角号码
10648
电码
434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DCUQ
注音
ㄆㄠ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礮
pào
同“炮3”。
笔画数:21;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1211254444413434
pào
同“炮3”。
笔画数:21;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1211254444413434
英语翻译
ancient ballista for throwing heavy stones a cannon, a gun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u5 [客英字典]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宝安腔] pau5 [梅县腔] pau5
◎ 潮州话:p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u5 [客英字典]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宝安腔] pau5 [梅县腔] pau5
◎ 潮州话:pau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奅 | 匹皃 | 滂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phrauh/pheaw | pʰau |
百度释义
-
同“炮3”。
康熙字典
礮【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匹貌切《集韻》《韻會》《正韻》披敎切,拋去聲。俗作砲。機石也。《前漢·甘延壽傳》投石絕等倫。《張晏曰》范蠡兵法,飛石重十二斤,爲機發行二百步,礮蓋出此。《魏略曰》諸葛亮起衝車,郝昭以繩連石磨壓之,衝車折,卽礮事。《唐書·李密傳》以機發石,爲攻城械,號將軍礮。
又通作拋。《後漢·袁紹傳》曹操發石車擊袁紹,軍中呼霹靂車。《註》卽今拋車。《集韻》亦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炮【卷十】【火部】
毛炙肉也。从火包聲。薄交切
说文解字注
(炮)毛炙肉也。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从火。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