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ī [sui]
部首 目部(目部)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目部(目部),总笔画13画,五行属金,姓名学姓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762
仓颉 BUOG
郑码 LNI
四角号码 60015
电码 4205
区位码 7801
姓名学
五笔 HWYG
注音 ㄏㄨㄟ,ㄙㄨㄟ,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251113241112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睢的五行属性金,推荐搭配:

宜配:水、土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睢字: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男女通用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恣睢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形〉

  1. 仰视的样子

    睢,仰目也,从目,隹声。——《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

  2. 又如:睢盱(睁眼仰视的样子);睢睢(仰视的样子)

〈动〉

  1. (形声。从目,隹(zhuī)声。本义:仰视)同本义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目,隹( zhuī)声。本义:仰视) 同本义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英语翻译

gaze at, stare at; uninhibi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zih1 zui1 [海陆丰腔] cu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規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hjye/xvexĭwe

百度释义

1.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  睢县,在河南。

3.  见“恣睢”。

4.  姓。

现代汉语词典

睢suī
(1)见〔恣睢〕。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2)(名)睢县,地名,在河南。
(3)(名)姓。

康熙字典

睢【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許惟切《集韻》呼維切,𠀤音倠。《說文》仰目也。《聲類》大視也。《前漢·五行志》萬眾睢睢,驚怪連日。《註》仰目視貌。

睢盱,詳盱字註。

恣睢,恣意怒視也。《史記·伯夷傳》暴戾恣睢。《註》睢,仰目怒貌。

《禮書》暴慢恣睢。《註》恣睢,猶毀訾也。《後漢·崔駰傳》羿浞狂以恣睢。《註》自用之貌。

《韻會小補》睢音雖。

《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正韻》翾圭切,𠀤𧥏

《廣韻》香季切《集韻》《韻會》《正韻》香萃切,𠀤倠去聲。義𠀤同。

《集韻》翾畦切,音近醯。睢睢,元氣貌。

《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正韻》宣佳切,𠀤音綏。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左傳·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睢陽、睢陵,𠀤縣名。

睢州,今屬歸德府。

姓。趙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爲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請立臥𥓓

《字彙補》曰唯切,音偉。星名。《史記·天官書》歲星與翼軫,晨出曰天睢。《集韻》或作眭。《說文》从目隹聲。與隹部从且不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睢【卷四】【目部】

仰目也。从目隹聲。許惟切

说文解字注

(睢)仰目也。五行志。萬衆睢睢。莊子。而目睢睢。又恣睢讀去聲。暴戾也。从目。隹聲。許惟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