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u [zhou]
部首 --
笔画 15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5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76BA
仓颉 PUDHE
郑码 RYZX
四角号码 24447
电码 412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BTC
注音 ㄓㄡ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zhòu
见“皱”。

笔画数:15;
部首:皮;
笔顺编号:355233552353254

英语翻译

wrinkles, creases, folds

方言集汇

◎ 粤语:zau3
◎ 客家话:[宝安腔] ziu5 [海陆丰腔] ziu5 [东莞腔] ziu5 [陆丰腔] ziu5 [客英字典] ziu5 [沙头角腔] tsieu5 [梅县腔] ziu5 [台湾四县腔] zi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jiu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救去聲開口三等criuh/trowʧĭəu

百度释义

见“皱”。

康熙字典

皺【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救切,音縐。《玉篇》面皺也。《增韻》眉攢也。

《類篇》皵也。《韓愈·南城詩》爛熳堆眾皺。《朱子註》謂高陵深谷如皺物蹙摺之文耳。

《孟郊·南城聯句》紅皺曬檐瓦。《許彥周詩話》紅皺是說乾棗。

《集韻》葘尤切,縐平聲。革文蹙也。與𩌄同。

《貫休湖頭別墅詩》饑䑕掀菱殼,新蟬避栗皺。《註》皺栗,蓬也。叶上頭下休。《玉篇》亦作𤿥。《字彙補》亦作𤿿。俗作𤿥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