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瘜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761C
仓颉
KHUP
郑码
TNWZ
四角号码
00136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THN
注音
ㄒㄧ,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瘜肉、鼻瘜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瘜
xī
〔瘜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笔画数:15;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3251114544
xī
〔瘜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笔画数:15;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3251114544
英语翻译
a polypus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息 | 相即 | 心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sik/siok | sĭək |
百度释义
-
见〖息肉〗(瘜肉)。
康熙字典
瘜【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說文》寄肉。《廣韻》惡肉。《方書》鼻肬曰瘜肉,亦謂之瘜菌,鼻通息,故从息。《聖濟總錄》咽生瘜肉,先刺破,令血出,用鹽豉和搗塗之,效。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瘜【卷七】【疒部】
寄肉也。从疒息聲。相卽切
说文解字注
(瘜)寄肉也。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廣韵曰。惡肉。从。息聲。相卽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