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g,cāng [qiang,cang]
部首 王部(王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王部(王部),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7472
仓颉 MGOIR
郑码 COXJ
四角号码 18167
电码 385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GWYK
注音 ㄑㄧㄤ,ㄘ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qiāng ]

1。象聲詞。玉相擊的聲音。

2。鳴響。

[ cāng ]

均见“玱”。

英语翻译

tinkling sound tinkling of pendant gems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ng1 [客英字典] cong1 [海陆丰腔] cong1 [梅县腔] cong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七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hiang/ciang

百度释义

[ qiāng ]

1.象聲詞。玉相擊的聲音。

2.鳴響。

[ cāng ]

均见“玱”。

康熙字典

瑲【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說文》玉聲也。《集韻》一曰樂聲。《詩·小雅》八鸞瑲瑲。《傳》瑲瑲,聲也。《釋文》瑲,亦作鎗。《又》朱芾斯皇,有瑲蔥珩。《傳》瑲珩,聲也。《釋文》瑲,本又作創。亦作鎗。

《集韻》楚耕切,音鎗。聲也。

《類篇》千剛切,音蒼。玉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瑲【卷一】【玉部】

玉聲也。从玉倉聲。《詩》曰:“鞗革有瑲。”七羊切

说文解字注

(瑲)玉聲也。小雅。有瑲蔥珩。毛傳。瑲、珩聲也。秦風佩玉將將、玉藻然後玉鏘鳴皆當作此字。从王。倉聲。七羊切。十部。詩曰。攸革有瑲。周頌載見文。攸各本作鞗。今正。說見鋚字下。有瑲今詩作有鶬。亦作鎗。按鸞鈴轡飾之聲而字作瑲、玉聲而字作鏘皆得謂之假借。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