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潈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6F48
仓颉
EHTO
郑码
VLGQ
四角号码
37132
电码
340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TLE
注音
ㄘㄨㄥˊ,ㄗㄨ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潈
〈动〉
小水流入大水。亦指众水相会处
毛传:“潈,水会也。”
铲千寻之峭岸,潈万流之大壑。——《梁书》
急流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又如:潈洞(急流);潈潺(疾流的样子)
详细解释
动词
(1) 小水流入大水。亦指众水相会处
毛传:“潈,水会也。”
铲千寻之峭岸,潈万流之大壑。——《梁书》
(2) 急流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3) 又如:潈洞(急流);潈潺(疾流的样子)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
1.水流会合的地方。
2.急流:“龙潭下奔~。”
3.水声:“有声~然。”
-
同“潨”。亦作“潀”。崖岸;水边高地。
康熙字典
潀【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正字通》潨本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潀)小水入大水曰潀。大雅傳曰。潀、水會也。按許說申毛。若鄭箋云潀、水外之高者也。有瘞埋之象。則謂潀與崇同。恐非詩意。从水。眾聲。此形聲包會意。徂紅切。九部。詩曰。鳧鷖在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