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沤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6F1A
仓颉
ESRR
郑码
VHJJ
四角号码
31116
电码
3371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AKK
注音
ㄡˋ,ㄡ,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水中浮泡。
2。喻虛空無常的世事。
3。通“鷗”。
-
1。長時間浸泡。
2。壅埋堆積。
3。燒柴草時燃燒不充分。
4。方言。長期憋悶在心裡。
5。方言。拖延;延擱。
6。塗抹皮膚。
7。用同“嘔”
英语翻译
soak, steep; sodden, soaked; rotten; foam, f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au1 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eu5 eu1 [东莞腔] eu5 [台湾四县腔] eu5 eu1 [宝安腔] iu5 [梅县腔] eu5 [客语拼音字汇] eu4 [客英字典] eu5
◎ 潮州话: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eu5 eu1 [东莞腔] eu5 [台湾四县腔] eu5 eu1 [宝安腔] iu5 [梅县腔] eu5 [客语拼音字汇] eu4 [客英字典] eu5
◎ 潮州话:au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謳 | 烏侯 | 影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qu/ou | ʔəu |
百度释义
-
1. 长时间的浸泡。漚麻。
-
1. 水泡:浮漚。
康熙字典
漚【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烏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候切,
謳去聲。《說文》久漬也。《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傳》漚,柔也。《正義》考工記註,漚,漸也。楚人曰漚。此云漚柔者,謂漸漬之,使柔韌也。
又漚鬱,香氣盛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
又或作渥。《周禮·冬官考工記》渥淳其帛。《註》渥與漚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浮漚也。《楞嚴經》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
又通鷗。《列子·黃帝篇》海上有好漚鳥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漚【卷十一】【水部】
久漬也。从水區聲。烏候切
说文解字注
(漚)久漬也。言久漬者、略別於漬也。上統言。此析言。互相足也。陳風。可以漚麻。傳曰。漚、柔也。考工記。漚其絲。注曰。楚人曰漚。齊人曰涹。或假渥字爲之。如左傳鄫人漚菅者、周禮注引作繪人渥菅是也。从水。區聲。烏候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