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o [xiao]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9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D28
仓颉 EYCK
郑码 VSOO
四角号码 30148
电码 317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UQY
注音 ㄒㄧㄠ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4134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古水名

  2. 古洨水,发源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南流至瘿陶(今宁晋县西南),合于洨水。今名洨河,在宁晋县与沙河汇合,东南流注滏阳河

  3. 古水名。在安徽省宿县灵壁一带。一说即今沱河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水名

(2) 古洨水,发源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南流至瘿陶(今宁晋县西南),合于洨水。今名洨河,在宁晋县与沙河汇合,东南流注滏阳河

(3) 古水名。在安徽省宿县灵壁一带。一说即今沱河

英语翻译

river in Hebe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4 ngaau4
◎ 潮州话:俄欧5(肴)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茅平聲開口二等ghrau/heauɣau

百度释义

(名)河;水名;在河北省。

现代汉语词典

洨xiáo
(名)河;水名;在河北省。

康熙字典

洨【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下交切《集韻》《韻會》何交切,𠀤音爻。水名。《說文》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

水名,在沛郡。《前漢·地理志》沛郡有洨縣。《註》洨水所出,南入淮。洨音爻。

斯洨,水名,在冀州。《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首受大白渠,東至鄡入河。

《集韻》居肴切,音交。

後敎切,音效。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洨【卷十一】【水部】

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从水交聲。𨙶國有洨縣。下交反

说文解字注

(洨)洨水。出常山石邑井陘。東南入于泜。于、衍字也。常山郡石邑、見前志。井陘、謂石邑之井陘山也。今直隷正定府獲鹿縣縣西南有石邑城、戰國時趙邑也。前志石邑下曰。井陘山在西。洨水所出。東南至廮陶入泜。井陘縣下應劭注曰。井陘山在南。然則井陘縣在石邑之西。井陘山在石邑西南、井陘縣南也。井陘山之東南則石邑地也。今洨河出獲鹿縣南。東流逕樂城縣西。又南入趙州畍。舊志云。下流至寧晉縣。注於胡盧河。上源四泉交合。故謂之洨也。从水。交聲。下交切。二部。師古曰。音效。又音爻。𨙶國有洨縣。沛國洨、見後志。前志作沛郡洨。凡言有者、皆別於上文之義。應劭云。洨縣、洨水所出。南入淮。是別一洨水也。師古曰。音肴。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