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汫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6C6B
仓颉
ETT
郑码
VBND
四角号码
3510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FJH
注音
ㄐㄧㄥ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汫洲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汫
jǐng
〔汫濙(
古同“阱”。y妌g )〕细流蜿蜒的样子。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132
jǐng
〔汫濙(
古同“阱”。y妌g )〕细流蜿蜒的样子。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13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汫 | 徂醒 | 從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dzʰieŋ | zengx/dzenk |
百度释义
-
汫洲(Jǐngzhōu),地名,在广东。
康熙字典
汫【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棄挺切,音謦。《玉篇》汫涏,小水貌也。
又徂醒切。汫濙,水貌。
又疾正切,音淨。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阱【卷五】【丼部】
陷也。从从井,井亦聲。穽,阱或从穴。汬,古文阱从水。疾正切
说文解字注
(阱)陷也。穿地陷獸。从丼。於大陸作之如井。丼亦聲。疾正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