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氍
叠字
--
五行
木
部外笔画
18
统一码
6C0D
仓颉
BGHQU
郑码
LLNM
四角号码
62214
电码
3042
区位码
7512
姓名学
五笔
HHWN
注音
ㄑㄩ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氍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氍毹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氍
qú
〔氍毹〕毛织的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或台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红氍毹”代称舞台。
笔画数:22;
部首:毛;
笔顺编号:2511125111324111213115
qú
〔氍毹〕毛织的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或台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红氍毹”代称舞台。
笔画数:22;
部首:毛;
笔顺编号:2511125111324111213115
英语翻译
fine woollen cloth; a mat used by the emperor in worshipping god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衢 | 其俱 | 羣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gʰĭu | gyo/giu |
百度释义
-
〔氍毹〕毛织的地毯。古代演戏地上多铺地毯,所以又用“氍毹”代指舞台。毹(shū)。
康熙字典
氍【辰集下】【毛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玉篇》巨俱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衢。《說文》氍毹、毾㲪,皆氊緂之屬。蓋方言也。《風俗通》織毛褥謂之氍毹。《玉篇》或作
。《集韻》或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