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氄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C04
仓颉
NBHQU
郑码
XSLM
四角号码
12214
电码
304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CBTN
注音
ㄖㄨㄥ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氄毛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形〉
鸟兽贴近皮肤处的细而软的羽毛。如:氄毛;羽毛发氄
详细解释
形容词
鸟兽贴近皮肤处的细而软的羽毛 。如:氄毛;羽毛发氄
英语翻译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1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jung3 [海陆丰腔] rung1 r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1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jung3 [海陆丰腔] rung1 ru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宂 | 而隴 | 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njyungx/rvnk |
百度释义
-
(毛)细而软。
康熙字典
氄【辰集下】【毛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而隴切《集韻》《韻會》乳勇切,音宂。與
同。鳥細毛也。一曰毛盛。《書·堯典》鳥獸氄毛。《孔傳》鳥獸皆生耎毳細毛以自溫。
又馬融云:溫柔貌。正義云:氄毛,謂附肉細毛。《劉楨·烏生八九子詩》氄毛不自煖,張翼强相呼。
又《玉篇》而允切,音蝡。義同。
又《集韻》而融切,音戎。
又如容切,音茸。義同。《兪琰·席上腐談》北方毛段細軟者曰子氄。子謂毛之細者。今誤爲紫茸。《說文》本作
。从毛隼聲。《集韻》或作䩸
縟。《玉篇》《增韻》亦作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䩸【卷三】【革部】
鞌毳飾也。从革茸聲。而隴切
说文解字注
(䩸)鞌毳飾也。毳、獸細毛也。从革。茸聲。而隴切。九部。玄應曰。三蒼而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