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n,wān [guan,wan]
部首 --
笔画 4画
结构 独体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0
统一码 6BCC
仓颉 WJ
郑码 ZYAA
四角号码 7774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FK
注音 ㄍㄨㄢˋ,ㄨㄢ,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贯穿。后作“贯”

    毌,穿物持之也。——《说文》

  2. 通“弯”

    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史记·匈奴列传》

〈名〉

  1. 古地名。即“毌丘”。在山东省曹县南

    与郑会于西域,伐卫,取毌。——《史记·六国年表》

详细解释

动词

(1) 贯穿。后作“贯”

毌,穿物持之也。——《说文》

(2) 通“弯”

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史记·匈奴列传》

名词

(1) 古地名 。即“毌丘”。在山东省曹县南

与 郑会于西域,伐 卫,取 毌。——《史记·六国年表》

(2) 姓

英语翻译

[unknown: wu2? variant guan1?]

方言集汇

◎ 粤语:gun3 kwun3
◎ 客家话:[宝安腔] gon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百度释义

[ guàn ]

1. 古同“贯”。

2. 古地名。

3. 姓。

[ wān ]

1. 古通“弯”:“士力能毌弓。”

康熙字典

毌【辰集下】【毋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𠀤古丸切,音冠。《說文》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

《廣韻》《集韻》𠀤古玩切,音貫。義同。通作貫。

毌丘,地名。《史記·田完世家》宣公伐衞,取毌丘。《註》索隱曰:毌,音貫。毌丘,古國名。衞之邑。今作毌者,字殘缺耳。正義曰:《括地志》云:故貫城卽古貫國,今名濛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

《字彙補》按《古音畧》貫高之貫音冠,本毌丘,複姓,後去丘爲毌氏。

作貫氏。魏有毌丘儉,今多呼爲父母之母,非也。據此,則毌丘氏當从沽歡切之毌字,不當从微夫切之毋字矣。其誤已久,不可不辨。與毋、母俱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毌【卷七】【毌部】

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貫,象寶貨之形。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古丸切

说文解字注

(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橫?。各本?作貫。淺人所改也。今正。?象寶貨之形。各本脫?。今補。?者寶貨之形。獨言寶貨者、例其餘。一者所以䆤而持之也。古貫穿用此字。今貫行而毌廢矣。毌之用廣。如𠕪下云以物横毌鼎耳而舉之也、軸下云所以持輪也皆是。貫之用專。後有串字、有丳字皆毌之變也。毌不見於經傳。惟田完世家宣公取毌丘。索隱曰。毌音貫。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古?切。十四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