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毃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6BC3
仓颉
YBHNE
郑码
SJLQ
四角号码
0724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YMKC
注音
ㄑㄧㄠ,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毃
qiāo
古同“敲”。
笔画数:14;
部首:殳;
笔顺编号:41251252513554
qiāo
古同“敲”。
笔画数:14;
部首:殳;
笔顺编号:4125125251355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㱿 | 苦角 | 溪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ʰɔk | khruk/qeok |
百度释义
-
古同“敲”。
康熙字典
毃【辰集下】【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口卓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搉。《說文》擊頭也。一曰橫擿也。《左傳·定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飮酒,私出,閽乞肉焉,奪之杖以毃之。或作敲。
又《玉篇》口交切,音磽。
又《集韻》口敎切,磽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毃【卷三】【殳部】
擊頭也。从殳高聲。口卓切
说文解字注
(毃)擊頭也。淮南書曰。以年之少。爲閭丈人說事。救㪣不給。何道之能明也。高注。老人㪣其頭。自救不暇。按㪣當作毃。呂氏春秋曰。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見六王五伯。將毃其頭矣。按毃今本譌榖。从殳。高聲。口卓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