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欂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6
统一码
6B02
仓颉
DTEI
郑码
FEFD
四角号码
4494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SAIF
注音
ㄅㄛ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欂栌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欂
bó
椽子。
〔欂栌〕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笔画数:2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4411251124124
bó
椽子。
〔欂栌〕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笔画数:2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441125112412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博 | 補各 | 幫 | 鐸合 | 入聲 | 藥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puak | puɑk |
百度释义
-
〔欂栌〕斗拱。
康熙字典
欂【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說文》壁柱也。西京謂之壁帶,今人謂之柀閒柱。一曰椽。
又《玉篇》欂櫨,枅也。《增韻》柱上柎也。《禮·雜記註》欂櫨,刻之爲山,曰山節,謂柱上方木也。
又《集韻》博陌切,音百。《類篇》白各切,音薄。義同。
又《廣韻》蒲革切,音䌟。木名。
又《唐韻》弼戟切《集韻》弼碧切,平入聲。戸上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