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橦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A66
仓颉
DYTG
郑码
FSKB
四角号码
40915
电码
287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SUJF
注音
ㄊㄨㄥˊ,ㄔㄨㄤ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橦布、橦华、橦花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橦
〈名〉
木名,即草棉,梧桐木,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
详细解释
名词
木名,即草棉,梧桐木 ,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
英语翻译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tu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dung | dʰuŋ |
百度释义
-
1. 古书上指木棉树。
-
1. 古代指旗杆、桅杆等。
康熙字典
橦【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木名。花可爲布。《左思·蜀都賦》布有橦華。《張揖曰》橦華柔脃,可績爲布。出永昌。
又《唐韻》職容切,音鍾。義同。
又《類篇》木一截也。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
又《集韻》昌容切,音。陷陣車也。本作䡴。《晉書·宣帝紀》輴櫓鉤橦,發矢石雨下。
又《說文》《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幢。《說文》帳極也。《玉篇》竿也。或作幢。《張衡·西京賦》都盧尋橦。《李善註》都盧國人,體輕善緣。○按本字音幢,本賦音同,下與鋒、逢叶。《五經字樣》云本音同。今借爲木橦字。
又《正韻》助莊切,音牀。義同。
又《博雅》刺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橦【卷六】【木部】
帳極也。从木童聲。宅江切
说文解字注
(橦)帳極也。極、棟也。帳屋高処也。宋本、葉鈔本、小徐本作帳柱。按西京賦。都盧尋橦。謂植者也。從木。以木爲之。故從木。童聲。宅江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