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船槳。
2。划槳。
3。指小船。
-
1。船槳。五代十國後蜀·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詞》:“畫舸停橈,槿花林外竹橫橋。”
2。彎曲。《列子·湯問》:“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橈。”《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橈直就曲,斲方為刓。”
3。曲解﹑歪曲。《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周陽由傳》:“所愛者,橈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
4。冤屈。《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上已橈功臣。”
5。擾亂。《易經·說卦》:“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6。削弱。《漢書·卷一·高帝紀》:“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详细解释
動詞
(1) 曲木;木頭彎曲;泛指彎曲
橈,曲木。從木,蕘聲。——《説文》
棟橈。——《易·大過》
竿木橈。——《列子·湯問》
橈之以視其鴻殺之稱也。——《考工記·矢人》
(2) 又如:橈木(曲木。使木彎曲);橈曲(彎曲曲木)
(3) 擾動;攪亂 。如:橈教(橈亂);橈亂(擾亂,攪亂)
(4) 屈服
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5) 又如:橈辭(屈服的言詞)
(6) 屈弱,削弱
上已橈功臣。——《史記·蕭相國世家》
漢王恐憂,與 酈食其謀橈 楚權。——《史記·留侯世家》
(7) 又如:橈敗(挫敗);橈折(摧折)
形容詞
柔弱長艷
柔橈嫚嫚,嫵媚縴、纖弱。——司馬相如《上林賦》
名詞
(1) 船槳
夫七尺之橈而製船之左右者,以木爲資。——《淮南子·主術》
舟人依命,將船放到亭邊,停橈穩纜。——《警世通言》
楫謂之橈。——《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楚辭·湘君》。王逸注:“橈,船小楫也。”
(2) 又如:橈楫(船槳);橈販子(受雇爲人劃槳的船工)
(3) 指小船 。如:橈客(船家);橈姬(船家女)
英语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u2 nau5 nau2 [海陆丰腔] ngiau2 [客英字典] ngiau2 nau2 [陆丰腔] jau3 [东莞腔] ngiau2 [宝安腔] ngiau2 [客语拼音字汇] nau2 neu1 ngia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au2 ngieu2
◎ 潮州话:而妖5 而腰5 ,riou5 riê5(jiôu jiê) [饶平、揭阳、潮阳]riao5 rio5(jiâu jiô)
宋本廣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饒 | 如招 | 日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njeu/reu | nʑĭɛu |
百度释义
-
1. 〔橈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2. 槳,楫。
-
1. 古同“撓”,削弱。
2. 古同“撓”,打擾。
康熙字典
橈【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敎切,音閙。《說文》曲木。《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
又枉也。《禮·月令》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
又弱也。《易·大過》棟橈,凶。《前漢·高帝紀》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又散也。《易·說卦傳》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又摧折也。《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橈敗。
又層橈,屋飾也。《淮南子·本經訓》夭矯曾橈。
又柔橈,骨體耎弱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柔橈嫚嫚,嫵媚纖弱。《揚子·方言》自關而西,凡物小謂之孅橈。
又《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音橈。亂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獶。亦曲木。
又《唐韻》《集韻》《韻會》如招切,音饒。楫也。《博雅》楫謂之橈。《後漢·岑彭傳》
直進樓船冒突露橈數千艘。《註》露橈,露楫在外,人在船中。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曲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橈【卷六】【木部】
曲木。从木堯聲。女教切
说文解字注
(橈)曲木也。引伸爲凡曲之偁。見周易、考工記、月令、左傳。古本無從手撓字。後人肊造之以別於橈。非也。從木。堯聲。女敎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