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椔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6914
仓颉
DVVW
郑码
FZKI
四角号码
42963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SVLG
注音
ㄗ,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椔
zī
直立着的枯木。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5525121
zī
直立着的枯木。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5552512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葘 | 側持 | 莊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ri/trio | ʧĭə |
百度释义
-
直立着的枯木。
康熙字典
椔【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椔譌字。椔字从作。《唐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正韻》旨而切,
音鍿。通作葘。《爾雅·釋木》木立死,椔。《詩·大雅》其葘其翳。《疏》妨他木生長,爲木之害。故曰葘。
又《唐韻》《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俗作椔,非。椔字从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