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敽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57D
仓颉
HBYE
郑码
MGIX
四角号码
2124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TDKC
注音
ㄐㄧㄠ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敽
jiǎo
古同“敿”,系连。
笔画数:16;
部首:攴;
笔顺编号:3134251252512154
jiǎo
古同“敿”,系连。
笔画数:16;
部首:攴;
笔顺编号:3134251252512154
英语翻译
bind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au3 kieu3 [梅县腔] giau3 [海陆丰腔] giau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矯 | 居夭 | 見 | 宵B | 上聲 | 篠 | 開口三等 | 效 | 宵B | kĭɛu | kieux/kyev |
百度释义
-
古同“敿”,系连。
康熙字典
敽【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音矯。《說文》繫連也。《書·費誓》敽乃干。《傳》施汝楯紛。《疏》鄭云:敽,猶繫也。王肅云:敽楯當有紛繫持之。○按書費誓,敽乃干,傳謂施汝楯紛也。疏,敽乃干者,謂必施功於楯紛。紛如綬而小繫於楯以持之,是繫於盾者爲敽也。《廣韻》敽,訓盾也。《集韻》渠廟切,盾謂之敽。似敽卽盾,非。當從書疏。
又《集韻》渠廟切,音嶠。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敿【卷三】【攴部】
繫連也。从攴喬聲。《周書》曰:“敿乃干。”讀若矯。居夭切
说文解字注
(敿)繫連也。繫當作系。粊誓某氏注云。施汝盾紛。王云。敿盾當有紛繫持之。鄭云。敿猶繫也。按鄭云猶者、鄭意敿是矯拂之偁。矯之而後繫之。非一事也。敿不訓繫故云猶。許云繫連者、謂繫而連之。秦風。龍盾之合。毛云。合而載之。左傳。齊子淵捷從泄聲子。射之。中盾瓦。繇胊汏輈。匕入者三寸。詳傳文。盾正蔽車前。必聯合之以爲車蔽。故云繫連。凡字有專釋經者、敹敿是也。从攴。喬聲。周書曰。敿乃干。讀若矯。居夭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