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部首 手部(手部)
笔画 18画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部首为手部(手部),总笔画18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4
统一码 64EA
仓颉 MKQ
郑码 GGSM
四角号码 7125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DJER
注音 ㄧㄝ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用手指)按压。
压;压抑:“桂花风雨较凉些,愁字儿难藏擪。”
书法执笔法之一。
拿着。

笔画数:18;
部首:手;
笔顺编号:132511251113443112

英语翻译

to tuck in, to put the finger into, to put in, to stow 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p7 [台湾四县腔] jap7 ngiap7 ap7 [海陆丰腔] rap7 ngiap7 ap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琰鹽A上聲開口三等鹽Aqjemx/ieemʔĭɛm

百度释义

1.(用手指)按压。

2.压;压抑:“桂花风雨较凉些,愁字儿难藏~。”

3.书法执笔法之一。

4.拿着。

康熙字典

擪【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音靨。讀若厭入聲。《說文》一指按也。《莊子·外物篇》擪其顪。《元稹·連昌宮辭》李謩擪笛傍宮牆。

《正韻》弋涉切,音葉。義同。

《集韻》託協切,音帖。

諾協切,音敜。或作壓。義𠀤同。

乙甲切,音壓。亦按也。

《唐韻》《集韻》𠀤於琰切,音黶。持也。亦作擫。古文通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擪【卷十二】【手部】

一指按也。从手厭聲。於協切

说文解字注

(擪)一指按也。洞簫賦。挹抐㩎㩶。李注。言中制也。莊子。外物擪其噦。一作壓。南都賦。彈琴擫籥。李注引說文。按㩎、擫皆同擪。从手。厭聲。於協切。七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