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擏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4CF
仓颉
QTRK
郑码
DEJM
四角号码
5804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AQT
注音
ㄑㄧㄥˊ,ㄐㄧㄥ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古同“擎”,举。
2。古同“檠”,矫正弓的器具:“~不正,而可以正弓。”
-
古同“儆”,戒,警戒。
英语翻译
(Cant.) to guard against, take precau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eng6 king4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
1. 古同“擎”,举。
2. 古同“檠”,矫正弓的器具:“擏不正,而可以正弓。”
-
1. 古同“儆”,戒,警戒。
康熙字典
擏【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渠京切,本作擎。
又《正韻》與檠通。輔正弓弩器。《荀子·性惡篇》良弓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
又《集韻》《韻會》舉影切《正韻》居影切,音景。戒也。與儆通。亦與檠通。《揚子·法言》見弓之張兮,何謂也,曰:擏之而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儆【卷八】【人部】
戒也。从人敬聲。《春秋傳》曰:“儆宮。”居影切
说文解字注
(儆)戒也。與警音義同。孟子引書。洚水儆予。用儆字。左傳、國語亦用儆。毛詩。徒御不警。周禮。警戒羣吏。皆用警。鄭注周禮曰。警、勅戒之言也。韋注國語曰。儆、戒也。从人。敬聲。居影切。十一部。春秋傳曰儆宫。左傳襄公九年。令司宮巷伯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