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撍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48D
仓颉
QMUA
郑码
DHRK
四角号码
5106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AQJ
注音
ㄗㄢˇ,ㄗㄢ,ㄗㄣ,ㄑㄧ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手动。
2。执持。
-
1。尽。
2。古同“簪”。
-
急速。
-
摘。
英语翻译
to hold in the hand, to grasp; to wring; (Cant.) to pull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cim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旡 | 側吟 | 莊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ĭəi | crim/trym |
百度释义
-
1. 手动。
2. 执持。
-
1. 尽。
2. 古同“簪”。
-
1. 急速。
-
1. 摘。
康熙字典
撍【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子感切,音昝。手動也。或作揝。
又作紺切,篸去聲。義同。
又掇也。
又《唐韻》《韻會》作含切《集韻》祖含切,音篸。盡也。
又《唐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音簪。疾也。《京房易豫卦》朋盍撍。今文作簪。《註》速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音潛。摘也。本作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篸【卷五】【竹部】
差也。从竹聲。所今切
说文解字注
(篸)篸差也。各本差上無篸。此淺人謂爲複舉字而刪之也。集韵。篸差竹皃。初簪切。又篸竹長皃。疏簪切。按木部槮、木長皃。引槮差䓷菜。葢物有長有短則參差不齊。竹木皆然。今人作參差。古則从竹、从木也。从竹。參聲。所今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