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ū,liú,liáo,jiǎo,náo [jiu,liu,liao,jiao,nao]
部首 扌部(扌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扌部(扌部),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644E
仓颉 QSMH
郑码 DYOP
四角号码 5702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NWE
注音 ㄐㄧㄡ,ㄌㄧㄡˊ,ㄌㄧㄠˊ,ㄐㄧㄠˇ,ㄋㄠ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jiū ]

1。绞洁:“故殇之绖不~垂。”

2。求取:“~天道其焉如。”

3。缚杀;绞死。

[ liú ]

捋,捋取。

[ liáo ]

物相交。

[ jiǎo ]

〔~蓼〕搜索。

[ náo ]

古同“挠”,阻止。

英语翻译

to strangle; to inquire into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l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u1 kiu1 [客英字典] geu1 [海陆丰腔] kieu1 kiu1 [梅县腔] geu1
◎ 潮州话:liu7 lau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百度释义

[ jiū ]

1. 绞洁:“故殇之绖不摎垂。”

2. 求取:“摎天道其焉如。”

3. 缚杀;绞死。

[ liú ]

1. 捋,捋取。

[ liáo ]

1. 物相交。

[ jiǎo ]

1. 〔摎蓼〕搜索。

[ náo ]

1. 古同“挠”,阻止。

康熙字典

摎【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居求切《集韻》《韻會》居尤切,𠀤音鳩。《說文》縛殺也。《玉篇》絞也。《儀禮·喪服》殤之絰不摎垂。《註》不絞其帶之垂者。

求也。《張衡·思𤣥賦》摎天道其焉如。

《唐韻》《集韻》𠀤力求切,音留。束也,捋也。或作𢷶

姓。魏河內太守摎尚。

《集韻》居虬切,音樛。義同。或作㧃。

《唐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𠀤音交。亦束也,繞也。《前漢·五行志》元帝永光二年,天雨草,而葉相摎結,大如彈丸。

《集韻》力交切,音寥。物相交也。

離昭切,音繚。撙也。

古巧切,音絞。搜索也。

女巧切,鐃上聲。擾也。與撓同。《揚子·太𤣥經》死生相摎,萬物乃纏。《註》死生相摎擾,故萬物亦纏綿而成就也。本从翏,省作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摎【卷十二】【手部】

縛殺也。从手翏聲。居求切

说文解字注

(摎)縛殺也。縳殺者、以束縛殺之也。凡縣死者曰縊。亦曰雉經。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亦曰摎。亦曰絞。廣韵曰。摎者、絞縛殺也。多絞字爲長。今之絞罪、卽古所謂摎也。引申之、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曰絞。亦曰糾。喪服曰。絞帶。又曰。殤之絰、不摎垂。注云。不絞其帶之垂者。周禮、襍記注皆云。環絰者一股纏而不糾。丩部曰。糾、三合繩也。檀弓作繆絰。繆卽摎之叚借。故注云繆讀爲不摎垂之摎也。喪服及檀弓注摎垂字、今本譌爲樛木之樛。遂不可通矣。惟玉篇不誤。从手。翏聲。居求切。亦力周切。三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