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zhuó [jue,zhuo]
部首 扌部(扌部)
笔画 10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扌部(扌部),总笔画10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6354
仓颉 QNBG
郑码 DRLD
四角号码 570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QEH
注音 ㄐㄩㄝˊ,ㄓㄨㄛ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jué ]

1。古同“角”,竞力,斗:“风气者,阴阳相~者也。”

2。暗昧不明。

[ zhuó ]

刺。

英语翻译

to gore, stab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ok7 [海陆丰腔] gok7 [梅县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岳入聲開口二等kruk/keokkɔk

百度释义

[ jué ]

1. 古同“角”,竞力,斗:“风气者,阴阳相捔者也。”

2. 暗昧不明。

[ zhuó ]

1. 刺。

康熙字典

捔【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博雅》掎捔也。通作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註》角者,當其頭也。掎者,踣其足也。

《唐韻》《集韻》𠀤仕角切,音浞。刺也。《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所攙捔。《註》攙捔,貫刺之也。《廣韻》亦作𧣀。《集韻》或作𢳇

作簎。

《集韻》測角切,音齪。與擉同。亦刺取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矠【卷十四】【矛部】

矛屬。从矛昔聲,讀若笮。士革切

说文解字注

(矠)矛屬。魯語。矠魚鼈以爲夏槁。韋云。矠、𢳇也。𢳇刺魚鼈以爲槁儲也。按此矠字引申之義也。周禮作簎魚鼈。注云。謂杈刺泥中搏取之。莊子。擉鼈於江。東京賦。毒冒不蔟。皆音近義同者也。从矛。㫺聲。讀若笮。士革切。古音在五部。按當依周禮槍昔反。國語七亦反。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