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拑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62D1
仓颉
QTM
郑码
DEB
四角号码
54070
电码
214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AFG
注音
ㄑㄧ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拑击、拑口、拑勒、拑马、拑秣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形声。从手,甘声。本义:胁持;夹住)
同本义
拑,胁持也。——《说文》。徐灏笺:“从手曰拑,从竹曰箝,从钢铁曰钳,通用则不别也。”
又如:拑击(两面夹击)
通“钳”。合拢;闭住
拑口而不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臣畏刑而拑口。——《汉书·五行志》
又如:拑者(闭口不言之人)
勒;横木于马口
拑马而秣之。——《公羊传·宣公十四年》。释文:“以木衔马口也。”
又如:拑勒(将衔勒放入马口)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甘声。本义:胁持;夹住)
(2) 同本义
拑,胁持也。——《说文》。徐灏笺:“从手曰拑,从竹曰箝,从钢铁曰钳,通用则不别也。”
(3) 又如:拑击(两面夹击)
(4) 通“钳”。合拢;闭住
拑口而不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臣畏刑而拑口。——《汉书·五行志》
(5) 又如:拑者(闭口不言之人)
(6) 勒;横木于马口
拑马而秣之。——《公羊传·宣公十四年》。释文:“以木衔马口也。”
(7) 又如:拑勒(将衔勒放入马口)
英语翻译
to clamp, tie down or pin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kim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2 [客语拼音字汇] kiam2 [海陆丰腔] kiam2 [梅县腔] kiam2 [宝安腔] kiam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2 [客语拼音字汇] kiam2 [海陆丰腔] kiam2 [梅县腔] kiam2 [宝安腔] kiam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箝 | 巨淹 | 羣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gʰĭɛm | giem/gyem |
百度释义
-
同“钳”。
康熙字典
拑【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音箝。《說文》脅持也。《前漢·鼂錯傳》天下之士,拑口不敢復言矣。
又《集韻》扱范切。義同。《韻會》按《說文》箝拑柑鉗鍼訓義不同,然書史傳寫亦有通作者,今以《說文》爲正。《正字通》拑鉗箝通,與柑音義別,俗誤通用。互見木部柑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拑【卷十二】【手部】
脅持也。从手甘聲。巨淹切
说文解字注
(拑)脅持也。謂脅制而持之也。凡脅之爲制、猶膺之爲當也。鬼谷子有飛鉆。鉆卽拑字。从手。甘聲。巨淹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