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扡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3
统一码
6261
仓颉
QPD
郑码
DYI
四角号码
54012
电码
8431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BN
注音
ㄊㄨㄛ,ㄔˇ,ㄧ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古同“拖”。
-
顺着木纹剖开:“析薪~矣。”
-
1。施加。
2。迁徙。
英语翻译
drag a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t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5 to2 to1 [海陆丰腔] to3 ra3 [梅县腔] to1 [宝安腔] to2 to1 |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3 [台湾四县腔] to3 ja3
◎ 潮州话:tu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5 to2 to1 [海陆丰腔] to3 ra3 [梅县腔] to1 [宝安腔] to2 to1 |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3 [台湾四县腔] to3 ja3
◎ 潮州话:tua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酏 | 移爾 | 以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jĭe | jex/jee |
百度释义
-
1. 古同“拖”。
-
1. 顺着木纹剖开:“析薪扡矣。”
-
1. 施加。
2. 迁徙。
康熙字典
扡【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同拕。詳拕字註。
又《集韻》待可切,駝上聲。引也。《音學五書》古音徒可切。後人誤入紙韻。《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詳掎字註。
又《唐韻》移爾切,迤上聲。加也。
又離也。
又《集韻》《韻會》丑豸切,褫上聲。析也。
又落也。與搋同。或作拸。
又《集韻》《韻會》丈尒切,音豸。義同。
又《集韻》丈蟹切,音廌。亦析也。
又余支切,音移。遷徙也。
又是義切,音豉。牽也。《韻會》《說文》引《詩》漢五經本作杝,今文《毛詩》陸德明所定作扡,音異字異而義實同。◎按《詩·小雅·釋文》敕氏反。
又疏云:扡者,施也。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諸家音訓多从紙韻,今依《類篇》以古音爲正,而餘音附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移【卷七】【禾部】
禾相倚移也。从禾多聲。一曰禾名。弋支切〖注〗臣鉉等曰:多與移聲不相近,蓋古有此音。
说文解字注
(移)禾相倚移也。相倚移者、猶言虚而與之委蛇也。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其長也欲相與俱。其熟也欲相扶。倚移、連緜字。曡韵。讀若阿那。攷工記鄭司農注兩引倚移從風。今上林賦作旖旎從風。說文於禾曰倚移。於旗曰旖施。於木曰檹施。皆謂阿那也。毛傳曰。猗儺、柔順也。猗儺卽阿那。表記。衣服以移之。注。移讀如禾氾移之移。移猶廣大也。禾氾移葢謂禾蕃多。郊特牲。其蜡乃通以移民也。鄭曰。移之言羨也。古叚移爲侈。如攷工記飾車欲侈。故書侈爲移。少牢饋食禮移袂。皆是。今人但讀爲遷移。據說文則自此之彼字當作迻。从禾。多聲。弋支切。古音在十六部。一曰禾名。別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