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ěn [ken]
部首 心部(心部)
笔画 17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心部(心部),总笔画17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61C7
仓颉 BVP
郑码 PQXW
四角号码 27333
电码 2017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EVN
注音 ㄎㄣ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kěn
见“恳”。

笔画数:17;
部首:心;
笔顺编号:34435335115344544

英语翻译

sincere, earnest, cord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an2
◎ 客家话:[梅县腔] ken3 [海陆丰腔] ken3 [客英字典] ken3 [宝安腔] ken3 [客语拼音字汇] ken3 [东莞腔] ken3 [台湾四县腔] ken3 [沙头角腔] kien3
◎ 潮州话:keng2(khúrng) [揭阳、潮阳]kiang2(khiáng)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二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康很上聲開口一等kʰənkhonx/qoon

百度释义

1.真誠。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如:“忠懇”﹑“態度誠懇”。

2.請求。明•張自烈《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如:“拜懇”﹑“仰懇”﹑“敬懇”。《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康熙字典

懇【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𠀤音墾。《說文》悃也。从心豤聲。本作𢡆,今作懇。《集韻》誠也。《廣韻》懇惻,至誠也。

信也。

或作貇。《前漢·劉向傳》貇貇數奸死亡之誅。《師古註》款誠之意。亦作頎。《禮·檀弓》頎乎其至也。《註》頎音懇,惻隱之貌。

《周禮·冬官考工記》是故輈欲頎典。《註》頎典,堅刃貌。《鄭司農云》頎,讀爲懇。典,讀爲殄。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豤【卷九】【豕部】

齧也。从豕𥃩聲。康很切

说文解字注

(豤)豕齧也。豕字今補。人之齧曰齦。字見齒部。豕之齧曰豤。音同而字異也。𦒱工記。?豤薜暴不入市。注云。豤、頓傷也。此引伸假借字。今本作?。非。从豕。艮聲。康狠切。十三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