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弮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5F2E
仓颉
FQN
郑码
UBYZ
四角号码
900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DXB
注音
ㄐㄩㄢˋ,ㄑㄩㄢ,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空弮、捺弮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弮
〈名〉
弩弓
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详细解释
名词
弩弓
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英语翻译
a crowwbow which discharged several bolts in succ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1 kien2 [台湾四县腔] kien1 [梅县腔] kian1 [海陆丰腔] kie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1 kien2 [台湾四县腔] kien1 [梅县腔] kian1 [海陆丰腔] kien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弮 | 丘圓 | 溪 | 仙B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仙B | 山 | khyen/qwen | gʰĭwɐn |
百度释义
-
1. 卷曲。
2. 古同“卷”,书卷。
3. 古同“絭”。
-
1. 古县名。
康熙字典
弮【寅集下】【弓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丘圓切《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棬。《集韻》連弩也。《前漢·司馬遷傳》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張空弮,冒白刃。《註》李奇曰:弮,弩弓也。師古曰:弮,讀者以爲拳掔之拳,大謬。拳則屈指,不當言張,陵時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是手拳也。
又《廣韻》縣名,在滎陽。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義同。
又與卷通。《廣韻》書弮也。今作卷。
又與絭通。《集韻》弮通作絭。攘臂繩也。
又與通。《集韻》
,摶飯也。或作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卷九】【卩部】
厀曲也。从卪聲。居轉切
说文解字注
(卷)厀曲也。卷之本義也。引伸爲凡曲之偁。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又引伸爲舒卷。論語。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卽手部之捲收字也。又中庸。一卷石之多。注曰。卷猶區也。又陳風。碩大且卷。傳曰。卷、好皃。此與齊風傳鬈、好皃同。謂卽一字也。檀弓。女手卷然。亦謂好皃。从卪。聲。十四部。巨員切。大徐但云居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