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帜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5E5F
仓颉
LBYIA
郑码
LIKH
四角号码
43250
电码
161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MHUJ
注音
ㄓ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幟
zhì
见“帜”。
笔画数:15;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414312511534
zhì
见“帜”。
笔画数:15;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414312511534
英语翻译
flag, pennant; sign;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5 [海陆丰腔] zhit7 zhi5 [梅县腔] tje5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宝安腔] zi5 zit7 [台湾四县腔] zit7 zih5
◎ 潮州话:z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5 [海陆丰腔] zhit7 zhi5 [梅县腔] tje5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宝安腔] zi5 zit7 [台湾四县腔] zit7 zih5
◎ 潮州话:zi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試 | 式吏 | 書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ɕĭə | sjih/sjioh |
百度释义
-
见“帜”。
康熙字典
幟【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熾。《說文》旌旗之屬。《廣韻》旗幟。《字詁》標也。《廣雅》旛也。《史記·高祖紀》旗幟皆赤。《前漢·淮隂侯傳》拔趙幟,樹漢赤幟。《註》索隱曰:幟帛長丈五,廣半幅。
又通作織。《前漢·食貨志》治樓船十丈餘,加旗織於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又記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裾爲幟。《註》幟,記也。
又《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
又《廣韻》《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