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巑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9
统一码
5DD1
仓颉
UHUC
郑码
LLRL
四角号码
24786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MTFM
注音
ㄘㄨ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巑
cuán
〔巑岏(
峻峭的山,如“登巑巑以长企兮。”
山耸列的样子,如“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巑,列作三峰。”
w俷 )〕a。峻峭,如“(山)盘岸巑巑。”
笔画数:22;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121353121352511134
cuán
〔巑岏(
峻峭的山,如“登巑巑以长企兮。”
山耸列的样子,如“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巑,列作三峰。”
w俷 )〕a。峻峭,如“(山)盘岸巑巑。”
笔画数:22;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12135312135251113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櫕 | 在丸 | 從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dzʰuɑn | zuan/dzuan |
百度释义
-
1.〔~岏(wán)〕a.峻峭,如“(山)盘岸~岏(wán)。”
2.峻峭的山,如“登~~以长企兮。”
3.山耸列的样子,如“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列作三峰。”
康熙字典
巑【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在丸切《集韻》徂丸切,音攢。巑岏,山竦列貌。《宋玉·高唐賦》盤岸巑岏。《註》巑岏,銳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