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部首 山部(山部)
笔画 16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山部(山部),总笔画16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5DA7
仓颉 UWLJ
郑码 LLBU
四角号码 26741
电码 154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MLFF
注音 ㄧ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见“峄”。

笔画数:16;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2522112143112

英语翻译

a range of peaks in Shandong and Jiangsu; the name of a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梅县腔] jit8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ĭɛkjek

百度释义

见“峄”。

康熙字典

嶧【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說文》从山睪聲。《書·禹貢》嶧陽孤桐。《疏》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卽此山也。

《爾雅·釋山》屬者嶧。《註》言絡繹相連屬也。

與繹通。《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通作嶧。○又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繹,邾邑名。本在鄒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嶧【卷九】【山部】

葛嶧山,在東海下邳。从山睪聲。《夏書》曰:“嶧陽孤桐。”羊益切

说文解字注

(嶧)葛嶧山也。地理志。東海郡下邳。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爲嶧陽。郡國志。下邳國下邳縣葛嶧山。本嶧陽山。按今在江蘇省淮安府邳州西北六里。非山東兖州府鄒縣東南二十五里之繹山也。魯頌。𠈃有鳧繹。傳曰。繹、繹山也。左傳。邾文公十遷于繹。杜云。繹、邾邑。魯國鄒縣北有繹山。哀七年。邾衆𠈃于繹。杜云。繹、邾山也。史記。秦始皇上鄒嶧山。刻石頌功德。地理志。魯國騶縣。嶧山在北。此山字作繹。从糸不从山。與東海葛嶧山字从山不同。史記作鄒嶧。漢志作嶧山。乃譌字也。秦時石刻字作繹。在東海下邳。此用永平以前地志也。从山。睪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夏書曰。嶧陽孤桐。禹貢靑州文。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