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 [yong]
部首 土部(土部)
笔画 16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土部(土部),总笔画16画,五行属土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58C5
仓颉 YVGG
郑码 SZNB
四角号码 00104
电码 1085
区位码 5953
姓名学
五笔 YXTF
注音 ㄩ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15533241112112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壅的五行属性土,推荐搭配:

宜配:金、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壅塞、壅闭、壅防、壅遏、壅积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2. 同本义

    壅,障也。——《广雅》

    雍,隔也。

    业贯万世而不壅。——《淮南子·主术》

    川壅而溃。——《左传·宣公十二年》

    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3. 又如:壅防(堵塞);壅阻(堵塞);壅淤(淤塞;不流通);壅闭(堵塞);壅肿(因血管堵塞而引起的肿痛)

  4. 障蔽;遮盖

    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战国策·齐策》。注:“壅,蔽也。”

    其君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三国魏·阮籍《东平赋》

  5. 又如:壅劫(被蒙蔽挟制);壅君(受蒙蔽的君王;昏君);壅围(遮蔽);壅翳(隐蔽;障隔)

  6. 堆积

    于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又如:壅积(堆积)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2) 同本义

壅,障也。——《广雅》

雍,隔也。

业贯万世而不壅。——《淮南子·主术》

川壅而溃。——《左传·宣公十二年》

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3) 又如:壅防(堵塞);壅阻(堵塞);壅淤(淤塞;不流通);壅闭(堵塞);壅肿(因血管堵塞而引起的肿痛)

(4) 障蔽;遮盖

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战国策·齐策》。注:“壅,蔽也。”

其君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三国魏· 阮籍《东平赋》

(5) 又如:壅劫(被蒙蔽挟制);壅君(受蒙蔽的君王;昏君);壅围(遮蔽);壅翳(隐蔽;障隔)

(6) 堆积

于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又如:壅积(堆积)

英语翻译

to obstruct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jung2
◎ 客家话:[宝安腔] jung1 [梅县腔]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1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jung1 [海陆丰腔] rung1 rung3 [客语拼音字汇] vung1 yung1 [陆丰腔] jung3
◎ 潮州话:iong3 iong2 (ìong íong)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容平聲開口三等ʔĭwoŋqyung/ivng

百度释义

(1)(动)(本义)阻塞:~塞|~蔽。

(2)(动)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土|~肥。

现代汉语词典

壅yōng
(1)(动)(本义)阻塞:~塞|~蔽。
(2)(动)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土|~肥。

康熙字典

壅【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雍去聲。塞也。《史記·秦本紀》河決不可復壅。一曰加土封也,培也,大江南道方語。凡培覆根土澆灌花草𠀤曰壅。

草名。芡實一名雞壅,見《本草》。

於容切,音邕。與雍通。周禮壅氏,漢書溝洫志壅皆作雍。

《集韻》《韻會》委勇切《正韻》伊竦切,𠀤音擁。義同。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