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垦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58BE
仓颉
BVG
郑码
PQXB
四角号码
27104
电码
1083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EVF
注音
ㄎㄣ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墾
kěn
见“垦”。
笔画数:16;
部首:土;
笔顺编号:3443533511234121
kěn
见“垦”。
笔画数:16;
部首:土;
笔顺编号:3443533511234121
英语翻译
cultivate, reclaim, to farm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an2
◎ 客家话:[梅县腔] ken3 [宝安腔] ken3 [客英字典] ken3 [台湾四县腔] ken3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en3 [东莞腔] ken3 [海陆丰腔] ken3 kien3 [陆丰腔] ken3
◎ 潮州话:keng2 (khúrn) [揭阳、潮阳]kiang2
◎ 客家话:[梅县腔] ken3 [宝安腔] ken3 [客英字典] ken3 [台湾四县腔] ken3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en3 [东莞腔] ken3 [海陆丰腔] ken3 kien3 [陆丰腔] ken3
◎ 潮州话:keng2 (khúrn) [揭阳、潮阳]kiang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二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墾 | 康很 | 溪 | 痕 | 上聲 | 阮 | 開口一等 | 痕 | 臻 | khonx/qoon | kʰən |
百度释义
-
见“垦”。
康熙字典
墾【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康很切《集韻》《韻會》口很切,音懇。力治也。一曰開田用力反土也。
又傷也,如鉏墾之傷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陶旊之事,髻墾薛暴不入市。《註》旊人,摶埴之工。髻,薄也。墾,傷也。薛,破裂也。暴,暴起也。皆器之不任用者,故不令其入市。
又叶苦泫切,音犬。《蘇軾·垂雲亭詩》我詩久不作,荒澀旋鉏墾。從君覓佳句,咀嚼廢朝飯。飯音卞上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墾【卷十三】【土部】
耕也。从土豤聲。康很切〖注〗墾写作〔豤下土〕。
说文解字注
(垠)地㖾也。咢字各本無。今補。玄應書卷八引圻、地圻咢也。文
七發注引圻、地圻堮也。堮者、後人增土。咢則許書本然。淺人以咢爲怪。因或改或刪耳。按古者邊畍謂之垠咢。周禮典瑞、輈人、禮記郊特牲、少儀、哀公問五注皆云圻鄂。圻或作沂。張平子西京賦作垠鍔。注引許氏淮南子注曰。垠鍔、端厓也。甘泉賦李注曰。鄂、垠鄂也。按垠亦作圻。或作沂者叚借字。淮南書亦作㙬。玉篇曰。古文也。咢作鄂作鍔者、皆叚借字。或作?作?者、異體也。咢者、譁訟也。叚借之、毛詩鄂不韡韡。鄂葢本作咢。毛傳曰。咢猶咢咢然。言外發也。箋云。承華者曰咢。不當作柎。柎、咢足也。毛意本謂花瓣外出者。鄭牋則以詩上句爲華、不謂蒂。故謂咢爲下系於蒂、而上承華瓣者。毛云。咢咢猶今人云齾齾。毛、鄭皆謂其四出之狀。長笛賦注、字林始有从卪之鄂。垠咢字之別體也。俗卪阝混殽。故作鄂不作鄂。物之邊畍有齊平者。有高起者。有捷業如鋸齒者。故統
之曰垠咢。有單言垠、單言咢者。如甘泉賦旣云兦鄂、又曰無垠是也。故許以地垠咢釋垠。廣韵曰。圻、圻堮。又岸也。正本說文。从土。
聲。語斤切。十三部。廣韵又語巾切。一曰岸也。岸者、水厓陖而高者也。亦曰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