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垫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588A
仓颉
GIG
郑码
BUSB
四角号码
45104
电码
1067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FUFF
注音
ㄉㄧ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墊
diàn
见“垫”。
笔画数:14;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43112354121
diàn
见“垫”。
笔画数:14;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43112354121
英语翻译
advance money, pay for an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m3 din3 din6 zin3
◎ 客家话:[梅县腔] diam5 dien3 tien5 [海陆丰腔] tiap7 tiap8 diam5 [客英字典] diam5 tiap8 [陆丰腔] tian6 [客语拼音字汇] dian4 [台湾四县腔] tiap7 tiap8 diam5 [东莞腔] den3 [宝安腔] tiap7
◎ 客家话:[梅县腔] diam5 dien3 tien5 [海陆丰腔] tiap7 tiap8 diam5 [客英字典] diam5 tiap8 [陆丰腔] tian6 [客语拼音字汇] dian4 [台湾四县腔] tiap7 tiap8 diam5 [东莞腔] den3 [宝安腔] tiap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五十六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店 | 都念 | 端 | 添 | 去聲 | 豔 | 開口四等 | 添 | 咸 | temh/temm | tiem |
百度释义
-
见“垫”。
康熙字典
墊【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店。《說文》下也,溺也。《書·益稷》下民昏墊。或作埝。
又《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水名。《北史·外奚傳》吐谷渾君長阿豺,登其國西疆山,觀墊江源,問羣臣,長史曾和對曰:水經仇池,過晉壽,出宕渠,始名墊江。
又縣名,屬四川重慶府忠州。《南史補》漢之墊江,今之合州也。隋煬帝攺合州爲涪陵,而移墊江之名於忠州。
又《集韻》的協切,音輒。地下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墊【卷十三】【土部】
下也。《春秋傳》曰:“墊隘。”从土執聲。都念切
说文解字注
(墊)下也。謂地之下也。臯陶謨曰。下民昏墊。因以爲凡下之偁。方言曰。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墊。馬部云。騫、馬腹墊也。漢後用爲褺江縣字。从土。執聲。都念切。七部。春秋傳曰。墊隘。左傳文。成六年、襄九年、廿五年凡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