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匚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0
统一码
531A
仓颉
MV
郑码
HAAA
四角号码
71710
电码
0557
区位码
5646
姓名学
五笔
AGN
注音
ㄈ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匚
fāng
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
量词,一斗。
祭名。
笔画数:2;
部首:匚;
笔顺编号:15
fāng
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
量词,一斗。
祭名。
笔画数:2;
部首:匚;
笔顺编号:15
英语翻译
box; KangXi radical 22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方 | 府良 | 幫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陽 | 宕 | pyang/pvang | pĭwaŋ |
百度释义
-
1.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
2.量词,一斗。
3.祭名。
康熙字典
匚【子集下】【匚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
音方。《說文》受物之器。《肯棨錄》一斗曰匚。《六書正譌》本古方字,借爲受物器。《六書故》匚,器之爲方者也。
又通作筐。《通雅》匚爲古筐。
又《集韻》放古作匚。註見攴部四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匚【卷十二】【匚部】
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籒文匚。府良切
说文解字注
(匚)受物之器。此其器葢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視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圍。右其口也。廣韵曰。或曰受一斗曰匚。按囗部云。囿、規也。今人皆作圜、作圓。方、本無正字。故自古叚方爲之。依字、匚有榘形。固可叚作方也。象形。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府良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