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
部首 力部(力部)
笔画 12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力部(力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木,姓名学姓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52DF
仓颉 TAKS
郑码 EKGY
四角号码 44427
电码 0527
区位码 3628
姓名学
五笔 AJDL
注音 ㄇㄨ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2251113453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募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募字: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男女通用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招募、募捐、募款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力,莫声。本义:招募;征召)同本义

    募,广求也。——《说文》

    招延募选。——《荀子·议兵》

    谨募选阅材货之上。——《荀子·王制》。注:“招也。”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吴子》

  2. 又如:募选(从应募的人中选择合适的人);募缘(化缘);募召(招募);募民(征募民众);募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名〉

  1. 假借为“膜”

    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灵枢·百病始生》

    治之以胆募俞。——《素问·奇病论》。注:“胸腹曰募。”

  2. 又如:募俞(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募原(中医泛指隔间及肠胃之外脂膜的部位)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莫声。本义:招募;征召) 同本义

募,广求也。——《说文》

招延募选。——《荀子·议兵》

谨募选阅材货之上。——《荀子·王制》。注:“招也。”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吴子》

(2) 又如:募选(从应募的人中选择合适的人);募缘(化缘);募召(招募);募民(征募民众);募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名词

(1) 假借为“膜”

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灵枢·百病始生》

治之以胆募俞。——《素问·奇病论》。注:“胸腹曰募。”

(2) 又如:募俞(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募原(中医泛指隔间及肠胃之外脂膜的部位)

英语翻译

levy, raise; summon; recruit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梅县腔] mu5 [宝安腔] mu5 mok7 [客英字典] mu5 [海陆丰腔] mu5 mok7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台湾四县腔] mu5 mok7 [沙头角腔] mu5 [东莞腔] mu5
◎ 潮州话:mo6 (mõⁿ)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

百度释义

(动)募集财物或兵员等:~兵|~捐|~款。

现代汉语词典

募mù
(动)募集财物或兵员等:~兵|~捐|~款。

康熙字典

募【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故切,音暮。《說文》廣求也。从力,莫聲。《廣韻》召也。《增韻》招也。

《集韻》亡遇切,音務。以財使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募【卷十三】【力部】

廣求也。从力莫聲。莫故切文四十重六

说文解字注

(募)廣求之也。依光武紀注增之字。从力。𦱤聲。莫故切。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