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部首 刂部(刂部)
笔画 10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刂部(刂部),总笔画10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525A
仓颉 JNLN
郑码 DJXK
四角号码 52000
电码 812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GKVJ
注音 ㄗ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剚腹、剚刃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用刀刺入

    拔小佩刀欲剚之。——洪皓《松漠纪闻》

    一语不合,则剚以刃。——明·周清源《西湖二集》

  2. 又如:剚刃(以刀刺入);剚耜(将耜插入地中。指翻耕土地)

  3. 以物插地

    及除地剚三丈版,命左右驰射。——《新唐书》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刀刺入

拔小佩刀欲剚之。——洪皓《松漠纪闻》

一语不合,则剚以刃。——明· 周清源《西湖二集》

(2) 又如:剚刃(以刀刺入);剚耜(将耜插入地中。指翻耕土地)

(3) 以物插地

及除地剚三丈版,命左右驰射。——《新唐书》

英语翻译

stab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z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zih5 [海陆丰腔] sii6 zih5 [梅县腔] zii5 [客英字典] zau3 zih3 c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crih/triohʧĭə

百度释义

用刀刺进去。

康熙字典

剚【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側吏切,音胾。揷刀也。《管子·輕重篇》春有以剚耕,夏有以剚耘。

《正韻》置也。東方人以物揷地,皆爲剚。

通作倳。《史記·張耳𨻰餘傳》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集韻》或作𨧫,又作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事【卷三】【史部】

職也。从史,之省聲。𠭆,古文事。鉏史切〖注〗叓,《玉篇》古文事字。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事)職也。㬪韵。職、記微也。古假借爲士字。鄭風曰。子不我思。豈無他事。毛曰。事、士也。今本依傳改經。又依經改傳。而此傳不可通矣。从史。𡳿省聲。鉏史切。一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