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è,nián [tie,nian]
部首 --
笔画 16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6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4D34
仓颉 JEYR
郑码 FOIJ
四角号码 4146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SWWK
注音 ㄊㄧㄝˋ,ㄋㄧ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基本字义

tiè(ㄊ一ㄝˋ)

⒈  饼类。

其他字义

nián(ㄋ一ㄢˊ)

⒈  〔青䴴〕藥草名。

⒉  同“”。

统一码

䴴字UNICODE编码U+4D34,10进制: 19764,UTF-32: 00004D34,UTF-8: E4 B4 B4。

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a kind of cake, a kind of herb medicine, (same as 黏) to stick, glutinous; adhesive

英语翻译

a kind of cake, a kind of herb medicine, (same as 黏) to stick, glutinous; adhe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tip3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 tiè ]

1. 饼类。

[ nián ]

1. 〔青䴴〕藥草名。

2. 同“黏”。

康熙字典

䴴【亥集下】【麥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托協切,音帖餠屬。《爾雅·釋草衆秫註》謂䴴粟也。

動䴴,西南夷。《後漢·明帝紀》永平十七年,西南夷白狼動䴴諸種,慕義貢獻。

《集韻》尼占切,音黏。《後漢·華佗傳》佗授人漆葉靑䴴散。靑䴴,藥草。一名地節,一名黃芝。亦作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黏【卷七】【黍部】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说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