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ì,huǐ,kuì [gui,hui,kui]
部首 --
笔画 22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2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4C0E
仓颉 SHLMC
郑码 CHAL
四角号码 72806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DEKM
注音 ㄍㄨㄟˋ,ㄏㄨㄟˇ,ㄎㄨㄟ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统一码

䰎字UNICODE编码U+4C0E,10进制: 19470,UTF-32: 00004C0E,UTF-8: E4 B0 8E。

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 ?

English

to twist the hair in a knot on the top of the head

英语翻译

to twist the hair in a knot on the top of the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愧脂B合去聲合口三等脂Bkhyih/qwyhkʰwi

康熙字典

䰎【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𠀤丘媿切,音喟。《說文》屈髮也。《博雅》髺也。

《揚子·方言》絡頭,其偏者謂之䰎帶。

《集韻》丘畏切,音毇。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䰎【卷九】【髟部】

屈髮也。从髟貴聲。丘媿切

说文解字注

(䰎)屈髮也。當依廣韵屈上有髻字。屈者、無尾也。引伸爲凡短之偁。方言。絡頭、帞頭也。紗繢、䰎帶䰂帶、𢂺、㡋、幧頭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南楚江湘之閒曰帞頭。自河以北趙魏之閒曰幧頭。或謂之𢂺。或謂之㡋。其偏者謂之䰎帶。或謂之䰂帶。按䰎者、髻短髮之偁。方言之䰎帶謂帞頭帶於髻上也。帞頭之制、自項中而前交於額卻繞髻。从髟。䝿聲。亡媿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