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䕭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6
统一码
456D
仓颉
TGGF
郑码
EBUU
四角号码
44189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FWO
注音
ㄑㄧ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统一码
䕭字UNICODE编码U+456D,10进制: 17773,UTF-32: 0000456D,UTF-8: E4 95 AD。
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name of a variety of grass, a kind of vegetable, a variety of nettle, urtica
英语翻译
name of a variety of grass, a kind of vegetable, a variety of nettle, urtica
方言集汇
◎ 粤语:cim4 zim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燅 | 徐鹽 | 邪 | 鹽A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zĭɛm | zsiem/sziem |
百度释义
-
同“荨(qián)”。
-
同“荨(xún)”。
康熙字典
䕭【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徐鹽切,音撏。《玉篇》菜也。《齊民要術》䕭菜,似䓠荃菜也。
又《類篇》五原之韭曰䕭。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草名。《墨莊漫錄》川峽閒有一種惡草,羅生于野,土人呼爲䕭麻,其枝葉拂人肌肉卽成瘡疱,浸淫漬爛,久不能愈。《白居易詩》颶風千里黑,䕭草四時靑。○按《墨莊漫錄》本註音㻸,《正字通》引此訛㻸作瓚,因斷之曰讀䕭爲瓚者,俗音也,應音爛。此臆說無據。